一、案例详情
餐饮店老板王先生疫情后申请了小额贷款,并购买了信用保证保险,按期还款正常。某日接到陌生来电,对方自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,称其征信异常,将产生巨额违约金,并劝其办理“全额退保”以止损。对方要求王先生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信息,并通过人脸识别和输入银行卡密码完成操作。
王先生产生怀疑,及时拨打保单官方客服电话核实,确认其征信和保单均无问题,这才识破骗局,避免了财产损失,并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二、案例分析
1.信息泄露风险大:“代理退保”常以“征信异常”“违约风险”等话术恐吓消费者,诱导其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,极易导致资金损失和隐私泄露。
2.陌生来电不可轻信:诈骗分子冒充保险人员,制造紧迫感,诱导消费者跟随其指令操作。消费者需保持警惕,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。
3.合同责任要履行:投保是契约行为,消费者需依法履行责任和义务,理性对待金融消费,勿要因为虚假电话随意退保。
三、案例启示
1.不轻信:凡是涉及退保、贷款、征信异常等电话,切勿随意提供个人信息。
2.多核实:接到风险提示,应第一时间通过官方热线、银行或监管部门确认。
3.守契约:依法履约、理性维权,珍惜个人信用,守护自身财产安全。
东莞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